免洗洗手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杀菌,但杀菌效果会因多种因素而有所差异。
1. 杀菌原理
酒精类免洗洗手液:主要成分是乙醇、异丙醇等酒精。这些酒精能够破坏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结构,使蛋白质变性,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。一般来说,酒精浓度在 60% - 95% 之间时,杀菌效果较好。例如,含有 75% 酒精的免洗洗手液,能有效杀灭常见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,以及病毒如流感病毒等。当酒精接触到微生物时,它会渗透进细胞内,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,导致微生物死亡。
非酒精类免洗洗手液:有些免洗洗手液以苯扎氯铵等季铵盐类化合物为主要杀菌成分。这类物质带正电荷,能够吸附在细菌等微生物带负电荷的细胞膜表面,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,使细胞内的物质泄漏,导致微生物死亡。它们对多种细菌和部分病毒有抑制和杀灭作用,不过对于一些病毒(如新型冠状病毒)的效果可能不如酒精类洗手液。
2. 影响杀菌效果的因素
使用方法是否正确:正确的使用方法是保证免洗洗手液杀菌效果的关键。需要将足够量的洗手液均匀涂抹在双手的各个部位,包括手心、手背、手指间和指甲缝等,然后充分揉搓,使洗手液与手部皮肤充分接触,整个过程一般建议持续 20 - 30 秒。如果使用量不足或者揉搓时间不够,可能会导致部分细菌和病毒无法被有效杀灭。
手部清洁程度:如果手上有大量的污垢、油脂或其他有机物质,会影响免洗洗手液与微生物的接触,从而降低杀菌效果。例如,手上沾有泥土或者油污后使用免洗洗手液,泥土和油污可能会包裹住细菌,使洗手液难以穿透并发挥杀菌作用。
微生物种类和数量: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免洗洗手液的耐受性不同。例如,细菌芽孢的抵抗力较强,一般的免洗洗手液可能难以将其彻底杀灭。而且,如果手部微生物数量过多,洗手液可能在全部杀灭微生物之前就已经挥发或者被其他物质稀释,导致杀菌不彻底。
总的来说,免洗洗手液在正确使用且手部清洁程度较好的情况下,对于常见的细菌和部分病毒有良好的杀菌效果。但它不能替代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,尤其是在接触了可能被严重污染的物品或者进行了如如厕、接触生肉等活动后。